Skip to content
风山渐
卦辞:女归吉,利贞。
彖曰:渐之进也,女归吉也。进得位,往有功也。进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其位刚得中也。止而巽,动不穷也。

导读

渐为三阴三阳卦,自否来。虞氏曰:否三之四。

渐,女归,吉利贞。

艮下巽上,亦是以男下女,而长少非偶。不惟不类兑艮为咸,震巽为恒,而转类山风蛊,有似女惑男者。艮男方少,尚宜待时。巽女已长,久宜得配。倘非行之以渐,俟六礼之备,则与淫奔无异。故卦取名曰渐。卦辞系曰女归,吉利贞。盖言女归惟渐,则吉;不渐,则不吉。惟渐,则利;不渐,则不利。所宜贞守此渐矣。

彖曰:渐之进也,女归吉也。进得位,往有功也。进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其位刚得中也。止而巽,动不穷也。

传释之曰:渐为渐次,不训进。乃曰进者,言进不可遽,当进以渐,故曰进也。夫卦之训进者为晋,而渐之进则与晋异。彼晋之进为臣觐君,而渐之进为女归男。夫男先于女,婚礼之宜。而巽女已长,则有欲不归而不能者,求偶在女,故曰女归。行之以渐,始可云吉。且夫惟渐乃吉,事事皆宜然也。卦自否来,否之三四阴阳失位,而三往居四,进得其位。上承九五,是为往有功也。而阳来居三为正,阴往居四亦为正。否仅一阳得位,渐则二阳得位。阳为阴率,乾以一阳下居坤上,是所以正坤邦也。五在否卦刚自得中,三四相易,五刚不易,刚仍得位,是为刚得中也。坤变为艮,乾变为巽,艮止而巽行,行则有动,而动必以巽,是动以渐,故不穷也。渐进之吉,不仅女归,又如此。

象曰:山上有木,渐。君子以居贤德善俗。

山上之木,其高以渐。君子居德善俗,亦体渐义。德之渐进,贵能居居之如艮山之止。俗之渐进,欲其善善也如巽风之入。

初六:鸿渐于干,小子厉,有言,无咎。

互离为飞鸟,居互坎之间,是水鸟集于水畔之象,有似于鸿。故爻辞皆言鸿。鸿来有时,鸿飞有序,是鸿之进止为有渐。初渐何所?于干也。郑氏曰:干,大水之旁。故停水处,干虽近水而犹未及于水。鸿渐于此,岂云得所?艮山之下,前有互坎,山水之间,故曰干。犹之艮为少男,又为小子。小子居下,巽女来归,危厉之余,至于有言得否之乾初为艮,乾为言,故云有言。然初四皆阴,两阴无应,无应则不进,乃得渐义。诗云:礼义不愆,何恤于人言。盖无咎矣。

象曰:小子之厉,义无咎也。

六二:鸿渐于盘,饮食衎衎,吉。

艮为石,前邻互坎水畔,有石曰盘。鸿来渐之,进于干矣。二体鸿渐之义,上往应五。二为互坎之初,五为互离之末。水火相济,饮食之和。安且乐之,衎衎和乐也。上下相得,故吉。

象曰:饮食衎衎,不素饱也。

渐进得禄,无素餐之饱也。

九三:鸿渐于陆,夫征不复,妇孕不育,凶。利御寇。

三在否为坤,否四来三,三变为艮。坤地之上,艮山隐起,所谓高平曰陆者。鸿又渐进于此焉。夫乾初下来,变坤为艮。艮男为夫,而坤阴上升,变乾为巽。巽女为妇,三为正艮,又为互坎。四为正巽,又为互离。四来之三,阳已得位,岂能归四?且又遇艮之止,是为夫征不复也。三以互坎之血,入四互离之大腹,则妇已孕。而水火相克,离为坎伤,且巽又为躁卦,势难静守,是为妇孕不育也。四来归三,艮不复乾,则夫不顾家。坤往居乾,坎转伤离,则妇不恤子。何凶如之?是宜居艮之上,以御互坎之寇。坎寇下来,艮止以御之,体渐之义,庶几利耳。

象曰:夫征不复,离羣丑也。妇孕不育,失其道也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
丑,类也。离羣丑者,离否乾之羣下来,变坤为艮也。失其道者,坎离相争,失夫妇相和之常道也。顺相保者,变坤顺为艮止,御止坎寇以保身家也。

六四:鸿于渐木,或得其桷,无咎。

木又上于陆矣。四体巽,巽为木。鸿则渐之,夫鸿掌连趾,不能握木。而巽为阴木,其有宽平如桷者,可以栖止。桷,榱也。鸿或得桷,渐进有所,故无咎。

象曰:或得其桷,顺以巽也。

顺以巽者,否坤前往,变巽也。

九五:鸿渐于陵,妇三岁不孕,终莫之胜,吉。

五以巽中,下应艮中。是五已在艮山之上,如所谓大阜曰陵者。鸿渐于此,渐愈进矣。夫鸿之进,犹女之归。鸿渐至五,则进愈高。妇俟至五,则年愈大。五体巽,称妇。下求应历,互坎互离之尽,已历三岁。五至三为离,离为孕。四至二为坎,坎水克离,则孕仍虚。顾不孕至三岁,不为不久。终莫之胜,以归艮男,成其配偶。静以俟之,宁失其时,不失其礼。渐进之义,至此极矣。

象曰:终莫之胜,吉,得所愿也。

得所愿者,愿守渐义,不肯失礼以归也。

上九: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,吉。

渐进至上,无可进矣。穷极宜返,故仍归于陆。盖巽为进退,进而复退,鸿渐象之。且知进知退,不敢以盛满自处,尤渐进之高致也。鸿渐若此,不第其德可贵,即用其羽为舞,亦吉仪,舞也。《书》曰:凤凰来仪。

象曰:其羽可用为仪,吉,不可乱也。

不可乱,言羽舞有序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